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從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到新時代“文化自信”,一脈相承、燈火相傳、生生不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強大的文化底氣與活力。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歸”,彩燈作為傳統佳節上使用的一種以裝飾性為主的觀賞燈具,肇始于漢代,至隋唐宋元時期漸成社會風俗,廣為流行于民間和宮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現代,各地仍保留著這一古老的傳統風俗,成為人們節慶期間的重要活動內容,形成了彩燈文化現象。
近年來,世界多地紛紛通過“彩燈”點亮中國傳統的喜慶色彩,共同慶祝中國農歷新年和傳統佳節的到來,彩燈文化在新時代的激蕩中煥發出新的光彩。隨著“彩燈”進一步走向世界,世界各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愈加高漲,中國文化的活力、開放度、創造力不斷提升,中國文化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文化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擁有800年輝煌彩燈歷史的自貢,有著“南國燈城”的美譽,是一座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彩燈,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已從傳統民俗發展成為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節慶文化活動,被確定為“感知中國”系列活動之一,并走進了上海進博會。
近年來,自貢市委提出大力實行“彩燈+”“+彩燈”戰略,進一步推動“彩燈+”“+彩燈”跨界融合,自貢彩燈的發展掀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耙槐K燈,點亮一座城;一盞燈,讓一座城走向世界”。
下一步,自貢彩燈必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興盛傳播而更多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將因為自貢彩燈的獨特魅力,而展現出更加耀眼的璀璨光芒與活力。
二維碼